一鍵root是什麽意思(root一鍵權限獲取)
3354重要警告:許可後可能導致係統不穩定。
3354重要警告:它甚至會造成你後悔莫及的不可修複的硬件損壞。
當他做出這個決定時,警告對話框反複彈出,試圖停留。那一刻,他仿佛聽到手機係統在說:“小夥子,再走一步就是萬丈深淵。盡管如此,你還想做嗎?」
“可以,如果你能冒險換取自由空氣的話。”他在心裏默念,然後果斷按下了“下一步”。
大約十年前,搭載Android係統的手機剛剛興起,Root、刷機、第三方ROM等詞匯立刻流行起來:
點擊十次安卓版本號,進入開發者模式;安裝《360 手機助手》 《刷機精靈》等軟件,一鍵獲取root權限;刷卡刷線刷第三方ROM包;清空係統自帶app,更改係統字體;安裝《EX 文件管理器》 《八門神器》更改遊戲數據.
這一係列動作是第一代安卓係統冒險者的美好回憶。
大家還記得這張圖嗎?
“
一、什麽是 Root 和刷機?
Root”這個詞直接就是“Root”的意思,所謂:“你的手機有根嗎?其實問題是你是否獲得了手機的“root權限”。
那麽什麽是手機的“root權限”呢?
當我們在清理PC上的一些係統文件時,你可能看到過這樣的對話框。
或者當我們要運行一些涉及更改係統設置的程序時,直接打開軟件會出現錯誤,但如果點擊鼠標右鍵,選擇“以管理員身份運行”,軟件就可以流暢使用。
在操作係統中處理內容需要權限。所涉及的信息越重要,所需的權限級別就越高。手機中的“root權限”類似於電腦上的“管理員權限”,是管理係統的權限級別,但前者高於後者。
可以說獲得Root權限就相當於擁有了整個係統的最高管理權。很多原來在“未授權”狀態下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做了,比如在手機裏添加、刪除、更改係統文件。
再來說說刷。
刷機這個詞經常和另一個詞出現,——ROM。如果說可以觸摸的手機是一個軀體,那麽ROM裏的內容就像是手機的靈魂。
ROM的意思是“隻讀存儲器”,隻能讀不能寫。第一次寫入ROM的信息,就像刻在DNA裏一樣不可改變。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用了很久的手機,恢複出廠設置後,還能恢複到初次見麵時的原貌。
雖然我擁有你的身體,但你的靈魂是別人的顏色。圖片來自:寬
手機ROM是用來存儲手機的固件代碼(比如手機的係統),需要刷的就是手機的固件。
通過刷機,原本刻在DNA裏的代碼可以被我們改變。刷入其他固件包後,手機有了新的靈魂,有了新的生命。
Windows可以刷進手機的傳說紅遍網絡。
說到根和刷,就不能不提到恢複。
恢複模式是指一種可以修改安卓手機內部數據或係統的模式,類似於電腦上的DOS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你可以對你的係統進行備份和升級,隻有第三方恢複可以刷入第三方ROM包(手機自帶的恢複隻能刷官方ROM)。
root恢複和Root恢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有些軟件(如《刷機精靈》)可以通過查找係統漏洞等直接幫你獲取Root權限。但是當一鍵root失敗時,我們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先刷入第三方恢複,然後借助這個恢複再刷入Root權限。
二、Root 和刷機有什麽作用?
根機有風險,謹慎刷。
不要說剛入門的小白,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一不小心也會翻車,把手機變成磚頭。那麽是什麽好處鼓勵了最初一代安卓用戶冒險去Root和刷手機呢?
讓手機看起來更有個性。
第三方桌麵和主題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主人的個性化要求,但是很多都需要付費或者打廣告。以後有些第三方app能改或者根本改不了的東西,根機就能改了。
修改手機字體、啟動動畫等操作。經常需要Root來完成。目前如果想給小米手機換個充電音,又不想安裝第三方軟件占用內容空間,以後Root修改係統文件還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辦法。
root後可以更改開機動畫。
您可以使用一些需要root權限才能打開全部功能的應用程序。
有些手機app(比如《任我行》 《八門神器》)如果得不到手機的最高權限就無法正常使用。雖然大部分都不是日常必用的app,但是用了之後可以做很多看起來很神奇的事情。
曾經我有一個金手指,一揮手就能改變世界。
避免手機原生係統的bug
首款搭載安卓係統的
的 HTC 手機在使用過程中被發現存在不少問題,例如通話後黑屏隻能重啟解決、拔出耳機後仍停留在聽筒模式等等。此時刷入一個第三方的 ROM 即可解決。精簡係統
無論是 Root 還是刷入第三方固件都可以滿足到精簡係統的需求。前者讓機主可以刪除原本無法卸載還總是自動運行無用係統自帶 app,後者直接從根源下手,給你一個清清爽爽的開局。
三、為何現在大家都不 Root 和刷機了?
十年以後,Root、刷機等詞的熱度已經褪去,那個握著一台手機使勁折騰的中學生長大,新機到手基本就隨遇而安了。
而 00、10 後們似乎也安於現狀,不會再像他們的前輩一樣叛逆地企圖擺脫手機原生係統的桎梏了。
這是為什麽呢?
▲ 新浪眾測發起了一個「你還會 Root 或越獄手機嗎?」的討論
Root 和刷機的難度加大
Root 和刷機的難度加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傻瓜式 Root 的工具變少以及 BL 鎖的普及化。
Android 係統手機剛推出的那會兒,由於係統不完善,漏洞多,因此取得根權限比較容易,像《360 手機助手》《豌豆莢》等當時的主流手機與 PC 橋梁軟件都自帶一鍵 Root 的功能。
一鍵 Root 的存在讓破解(當時大家把 Root 說成破解手機)的門檻變得很低。對於年少的我來說,當時根本連含義都沒搞懂,就已經一鍵把手機破解了,為的隻是給手機換個字體。
現在情況就有點不同了。像《豌豆莢》等橋梁工具的必要性在降低,把文件從手機傳輸到電腦的操作有了網速的加持後變得十分簡單方便,而為了 Root 專門一個個地去試用 Root 專用軟件很不方便,另外隨著各大廠商對係統的完善,第三方 Root 的成功率也越來越低。
現在的品牌手機普遍設置了 BL 鎖(BootLoader 的簡稱)也讓 Root 和刷機操作難上加難。所謂 BL 鎖其實一個操作係統內核運行之前運行的小程序,被鎖住的手機將不能刷入第三方 Recovery,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刷機,也不能通過 Recovery 刷入 Root 權限。
因為要與 app 捆綁銷售,大部分的主流手機品牌都沒有提供解除 BL 鎖的申請通道,這自然就杜絕了常規渠道的 Root 和刷機。值得一提的是,少部份品牌是提供了解鎖和官方 Root 服務的,隻是操作的過程就比較繁瑣了。
以小米手機為例,要獲取 Root 權限首先需要刷入官方的開發版係統,到官方網站用小米賬號申請解除 BL 鎖(需等待審批),這兩步都完成以後去到手機的安全中心就能夠賦予其他 app 最高權限了。
各大品牌都對各自的係統進行了優化
以前需要刷機,多半是由於原生的 Android 係統的 bug 太多。與原本 HTC 上的 Android 係統特色功能一窮二白,預裝軟件一大堆的情況不同,現在國內各大的廠商都對這個開源的手機係統進行了自己的優化。
雖然都是以 Android 係統為基底,但不同的廠商的手機係統各有特色,專業化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不僅 bug 少了,係統上配套的專屬功能也豐富了起來。像賬號雲服務、一鍵換機、極速充電,智能語音助手等的特色功能能為官方 ROM 增色不少。
同時為了增加用戶的粘性,各大廠商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生態。手機作為一個智能設備要和該品牌的其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配適,就需要官方 ROM 的支持。
綜上,盡管刷入了第三方 ROM 仍然可以起到精簡係統的作用,但是很多配套的服務就無法享受了。
手機用戶安全意識的提高
Root 和刷機是一件頗具風險的事情,其風險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在取得根權限或者刷機的過程中(或成功後)常常容易因為操作不當帶來損失。例如刷機過程中失誤而又忘記備份,Root 後誤刪了重要係統文件或者卸載了重要的係統程序等等。
▲ 變磚警告
其次是安裝的第三方固件也許和係統的硬件並不兼容,加速了硬件老化甚至造成損壞;又或者取得最高權限後誤裝了惡意 app 並賦予了其最高權限,導致信息被後門程序利用等。
如果說前麵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小心謹慎可以規避的,那麽最後這一點就是當你選擇了 Root 和刷機以後無法規避的代價了 —— 以非官方渠道取得 Root 權限和刷第三方固件會使手機失去保修服務和提高丟失成本:
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手機因為通過非官方渠道 Root 或刷機造成的故障不保修,手機丟失後沒辦法借助鎖定 ID 鎖限製對方恢複出廠設置、升級係統以及雲服務定位找回手機也是 Root 後的一大弊端。
以小米手機為例,正常情況下,手機丟失後我們不僅能夠在小米的賬號幫助中心凍結自己的小米賬號,讓手機盜竊者無法恢複出廠設置,
還可以在小米雲服務網頁中利用「查找設備」一項,找到手機當前所處的位置(前提是對方把手機聯網)。
然而上述的兩項操作都是建立在對方因不知道我們的小米賬號密碼而無法退出我們手機上的賬號的前提下的。假如我們把手機 Root 或者破解了,情況就會變成下麵這樣:
盜竊者拿到了手機,因為我們已經解除了原本需要用該手機上的小米賬號申請才能解除的 BL 鎖,所以對方可以輕鬆地刷入第三方 Recovery(如果是刷過機那麽 Recovery 應該也幫對方刷好了),接下來隻需再刷入第三方固件,我們通過雲服務找回手機就無望了。
佛係當道,Root 機精神不再
我過去常以為,Root 和刷機這種行為本身代表的是一種不妥協的精神。通過技術手段,雖然硬件是由資本生產和提供的,但至少我們可以爭取對自己手機的靈魂的控製權:例如精簡係統、不要捆綁的 app,不要營運商植入的開機廣告……
但漸漸的,我發現當初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氣勢已經被「怕麻煩」的心理所取代,我的上一次 Root 機也是兩年前了,接受的還是小米招安式的官方 Root(說「招安」是因為官方配備的 Root 權限其實是不完整的)。
雖然曾經的 Root 機人總是安慰自己,「偷安」乃是因為現在的品牌係統已經比較完善,服務也好,所以沒有必要了,但是說到底,也許隻是因為我們心態變了,不想再折騰了。
比起蘋果,Android 生態要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應用市場的分散造成監管難度大,app 質量良莠不齊,售後不佳,又例如各個 app 相互博弈爭搶內存和通知欄,導致係統負擔大,容易卡頓等等。
但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個開源的係統雖然遇到了更多的挑戰,但也意味著更多可能性。無論是貼吧裏一個個仍奮鬥在刷機第一線的機友,還是覆蓋了各大廠商的統一推送聯盟的誕生都共同促進著 Android 的進步和成熟。
▲ 圖片來自統一推送聯盟官網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自由的係統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